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。很多人了解并*終愛上京東,都是因為京東的“快”。在這個“今日購,今日達”的系列TVC中,京東聯合知名的品牌商共同演繹了電商時代的“快”,即“買XX,上京東,今日購,今日達”。你在京東購買自營商品,當日11點前下單,京東承諾當日送達;如果11:00以后(23:00)以前,保證次日15:00前送達。這項服務已經覆蓋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杭州、成都、武漢、沈陽等主流城市。
這個“快”源于京東的自建物流。當初,京東因為第三方的社會物流服務參差不齊,決定投入巨資自建物流。彼時,電商和物流還是各自為戰,業界的絕大多數人頗為不理解電商為何要自己做物流,因為電商作為互聯網行業被認為應該是輕模式,而物流則是線下的重模式。經過持續的投資建設,截止去年底,京東在全國運營 213 個大型倉庫,覆蓋全國 50 個城市,總面積約 400 萬平方米,其中包括 6 個自建亞洲一號倉庫。京東運營的配送站和自提點達到 5367 個,2015 年超過 85%的自營訂單實現當日和次日達配送。
京東的“快”,已經構建起高高的護城河,讓其他電商望而卻步。這個“快”,并不是簡單的**堆積,也是京東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,經歷了三個階段的建設。第一階段是分倉體系的建立,不同于其他開放平臺將貨放在某一個倉庫里發往全國,京東自采商品采用多倉運營解決,這有助于降低配送時間和成本;第二階段是線上線下多渠道全供應鏈的建立,不斷提升**一公里自營配送終端服務體系,保障配送服務質量的“好”;第三階段是C2B定制化階段,利用大數據,做出**的商品和用戶畫像,**的預測用戶的購買傾向。也就是說,在用戶消費之前,京東早就已經將商品放到了附近的移動倉和配送店里,“今日購今日達”就可以實現了。